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国米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新国米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问题不错。明军的盔甲如果按照既定的工艺制作,没有偷工减料的话,防护能力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明朝精锐的北方边军,盔甲之质量、防护之严密更是一流。而日本的铠甲工艺其实也是能造出类似于重甲的大铠的(只是是不是给武士披戴的我有点存疑),不少战国时期武将的具足和明军边军的铁甲比起来从重量和防护力上来说不大够,但在其本国也够用,至于说日本人配备竹甲什么的,大家平时开开玩笑就好,千万不要当真,在极端情况下日本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确实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当做普遍情况就不客观了。
坚固而沉重的明朝北方边军的铁制盔甲,已经是明军防护力的巅峰,明朝边军将领也就是穿着这种甲胄驰骋沙场的。
早在明代洪武年间,明廷对盔甲的防护力就很重视,《大明会典》明确规定了各个部位所用甲片的数量,以及用什么材质的绳子串联甲片。从这段材料来看,明军盔甲的防护是相当严密的,咽喉有领叶防护、胸口有分心叶保护,就连腋窝都有专门的甲叶包裹,全甲披上堪称铁人。
《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二》:凡盔甲,洪武七年,令线穿甲,悉易以皮。十六年,令造甲每副领叶三十片,身叶二百九片,分心叶十七片,肢窝叶二十片。俱用石灰淹里软熟皮穿,浙江沿海并广东卫所,用黑漆铁叶绵索穿。
而北方边军穿上全副盔甲的重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在《蓬窗日录》中就记载明军边军士兵的盔甲高达45斤,“边军劳苦,各边军士从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加上各类武器,战斗全重“八十八斤半”。明代一斤相当于596.8克,大概等于现代的53.7斤重,估计这已经是战斗极限了,再重真的影响正常战斗。
下图是《四镇三关志》记载的明朝边军的铁臂手、头盔、身甲。
下图是努尔哈赤的盔甲,其实就是典型的明朝边军样式,只是外敷绵布尔。
至于防护能力那是相当好的。登莱之变,徐从治“左肋中弹,赖甲厚不入”。在万历援朝战役中,李如柏被日军鸟铳击中脑部,“幸有褥襯盔绵厚,未至重伤”。至于对冷兵器的防御力,更是立竿见影,日本人称“箭也射不穿,刀也切割不断”,日本一名武士手持刃长上尺的太刀,砍了三次都被弹了过来。
造型华丽,但防护力也够用的日本盔甲。
其实日本是有制造重甲的能力的,典型如大铠,防护性能也不错。如下图日本大铠的构造,现存在日本各社的大铠重量从14公斤到26公斤都有,很显然最重者已经达到了明朝边军明甲的重量,大部分部件是由铁小札和练革制作的皮小札编联而成,本质上是一种铁札和皮札构成的札甲,理论上防护力也是相当了得的,但是由于这些甲胄是神社保存的供奉物,也不知道当时的镰仓时期日本武将披着的大铠也是这般沉重。
下图是日本春日大社所藏的赤絲威大铠,全重高达惊人的28.9千克,这是哪个大力士的?
当然战国时期日本武将所披挂的具足是相对较轻的,就比如此图是织田信长麾下家臣森兰丸所用具足,根据《战国甲胄集》对各个部件重量的描述,战斗全重是8.9千克,就是17.8斤。当然武将盔甲各有不同,说不定还有更重者。
而普通的日本兵装备那是相当简陋的,他们的步卒胴长这样,普遍重量是在4公斤,也有3.5公斤和4.5公斤的,我怀疑胴甲也就是一层薄铁皮了,这个甲胄配置和明朝的边军士兵远远不能相比,但是要好过很多明朝南方的卫所兵。
所以,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盔甲的防御力很可能远远不如明朝武将,尤其是那些在九边时常和蒙古人干仗的武将(像杜松杜太师有甲不披的除外,在萨尔浒战役就是因为不披甲被射死了)。而普通士兵的甲胄配置也不如明朝边军,但比明朝南方卫所兵强,毕竟在嘉靖年间很多南方卫所兵根本就是布包肉。
引用文献:《大明会典》、《四镇三关志》、《蓬窗日录》、《平叛记》、《经略复国要编》
参考文献:《万历朝鲜战争全史》、《图说战国甲胄集》、《日本甲胄图鉴》
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简单说一下。先说答案,同时期日本武将的铠甲不如明军将领的铠甲。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去。
明朝与日本之间在万历年间的朝鲜大打出手,从战场表现上可以很清楚地得出双方铠甲的优劣。日本资源不足,中下级武士和普通士兵很难有良好的护具。加藤清正的家臣甲“朱漆金箔押二枚佛胴”全套重量仅有 4 千克。一般的小大名也很难有坚韧的护具。真田昌辛的“升梯子”当世具足全重才9.2千克,其身甲部分仅有4.3千克,较好的防具部分只有头盔“八间椎形筋兜”,重量为2.05千克。即便是大大名不惜成本的护具,如榊原康政南蛮胴具足二枚胴、德川家康金陀美具足二枚胴,重量也分别只有8.5千克、6.2千克。著名的当世具足中,在重量上符合明军精甲标准的,是伊达家的五枚胴,重13.15千克。而明军的冷锻盔甲重量为18斤(10.71千克),头盔重量为2.5斤(1.4875千克)。“乞敕兵仗局成造上样盔甲各二项副、腰刀二把、其甲重十八斤、盔二斤半、发与南京军器局、著令管局内外官员照样成造。”(《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六十四)明兵护具的防护性能大大优于日本足轻,甚至比多数日本大名的当世具足好。
另外除了资源这个条件制约日军甲胄防护力这个因素外。日本人当时的体质也是制约当时日军甲胄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人的身高是多少呢?战国时期的数据笔者暂时没看到,但是在二战时期日军征兵标准中合格的甲种兵员身高为1.55米及以上。而同时期明朝人的身高是多少,明代的医书中记载“众人者,众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长多以七尺五寸为率。”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大致为172.5厘米。关于体质还能从两军日常的饭量可以窥见一番。日军据朝鲜人的记载“贼之所食至少,以一升米,可供三时之用”,“每饭不过三合米……卒倭则例喫两旽,有役作然后喫三旽,但将官外,皆用赤米为饭,形如瞿麦而色似蜀秫,殆不堪下咽,盖稻米之最恶者也”(《李朝实录》宣祖二十六年二月丙午”而明军呢,朝鲜人也有记载“天兵……一日粮,每一名一升五合……上国米一升五合,准我国米二升七合”。《李朝实录》宣祖二十五年十月壬子。日军士兵一天才吃1升米,而明军一天吃2.7升米,光饭量来看就是日军的2.7倍。大家在大学食堂都看到过女生打饭和男生打饭的区别,而明军和日军在体格和饭量上的差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男生和女生的区别。同理,一副二十斤的甲胄一个1.7米一顿饭吃三碗米饭的汉子穿着不会觉得有多沉重,但要是给一个不到1.6米一顿饭只能吃一小碗米饭的女生穿着,那感觉肯定是大有不同。大家知道,铠甲要想防护力好,要么改变材料工艺要么增加重量。而在16世纪很明显日本在工艺材料上是并不能领先明军的,在重量上还低于明军,那这甲胄的防护力肯定是不如明军的。
在战场上明军的甲胄也给了日军很深的印象。据亲历碧蹄馆之战的下濑赖直在《朝鲜渡海日记》中写道: 大明国士兵的衣服,外面是红色的棉织物,里面是用铁链串在一起的、切割成二寸见方的铁片,乍一看就像是道服。他们的头盔都是铁制的,磨得铮亮雪白,手部防护用具也是铁制的。箭无法射穿,刀也切割不断。又据《户川记》记载,宇喜多秀家麾下有一个名叫国富源右卫门的大力武士,与明军交锋时,用刀刃长三尺的太刀砍了对手的盔甲三次,都被弹了回来。国富源右卫门扔掉刀上去扭打,不一会儿工夫就被按倒在地。虽然国富源右卫门拼命挣扎,但是好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无法动弹。情急之下,他拔出佩带的短刀瞄准对方的腹部捅过去,但还是捅不破对方的护甲。性命危急之时,国富源右卫门得到己方士兵的帮助,才终于杀死对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国米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国米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